一間公司每一個動作,背後動機或有一些含意,如果能夠拆解到,可能早着先機,爭取更理想的回報,或者簡單咁講可以 “趨吉避凶”。就以友邦做個例子,公司最近因回購股份股價做好,背後代表甚麼?
友邦一向是筆者頗為喜歡的金融股,原因是業務發展和財政比較穩健,收入來自亞洲多個地區,這都是保險業的高增長市場,當然公司增長的動力,不少來自中國,即使遇上疫情肆虐,仍然在大陸擴展市場,未有停過增加國內分公司及代理人員數目。
友邦股價一直都有唔錯表現,不過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中港兩地的嚴格防疫措施打擊了業務的發展,經過一年的整固,去年底開始已經從低位回升。
圖:友邦(1299)5年股價表現(跟恒生指數比較)
友邦股價跑贏大市,近期又有多兩個利好消息,一是公司宣布回購股份,另一個原因就是香港放寬了防疫的入境措施,有利友邦爭取新的保險業務。
回購股份反映甚麼意思?
公司回購股份,即是從市場買番自己公司股票,每當股價轉弱可以趁低吸納,有著托市的功效。一般公司有回購股份的動作,股價一般有支持,唔升都唔會跌太急。
事實上公司出手回購股份可以有不同目的:
- 資金看不到投資出路,索性派錢。
- 股價低殘,要出錢托市。
- 資金過剩,回饋股東。
- 對前景有信心,相信未來收入會源源不絕。
友邦回購股份相信是第三和第四點原因比較多。公司在公布業績時也有解畫,指出:”
鑑於強勁的財務狀況,累積資本超出業務需要,所以董事會已批准在未來3年動用不多於100億美元(780億港元)回購股份。”
除咗業績靚、回購股份,派息都有增長,股民點會唔收貨呢?
追?揸?沽?
這隻股份可算是一隻穩健的增長股。作為長線投資,友邦股價多年都沒有令股東失望,也值得放在組合之內。至於是否吸納時機?要看自己的投資目標,長線穩健一派可以考慮,特別在此刻的低迷市況。不過,如果市場受中國政策利好消息刺激而大幅反彈,它的彈力未必如一些低殘股票強勁,不竟友邦算是疫情後率先反彈的股份。
有關友邦的背景,大家可以重溫這篇早年的介紹:
利申:筆者沒有🙅♀️友邦股份
(25/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