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跟大家說了再見,不過期間投資環境出現的轉變,不會話再見就再見,部份會延續到2022年。能夠把握這些大趨勢,話唔定可以幫我哋在投資上趨吉避凶。
2021年的美股,確實是頗難掌握的一年,美股好似日日創新高,其實睇清楚一啲,出現明顯的板塊移動,科技股特別是中小型股份,其實好多都跌得頗多,把年頭的回報抵銷晒。大市做好,因為反映股市表現的標普指數,由少數幾隻大型的科技公司,以及大大隻的石油股撐住。看看科技女股神Cathie Wood旗下的多隻方舟基金表現,就反映得到。
今年投資想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成績,最好多了解市場發展的走勢和轉變,當中筆者就看到5個較明顯的趨勢。
1. 標普指數跑贏納斯達克指數
標普指數反映500間美國大企業的表現,這500間企業來自石油、科技、銀行等企業,除大型科技公司,唔少都係比較傳統的企業。而納斯達克指數主要反映科技股的表現。
圖: 標普指數ETF(SPY)及納指ETF(QQQ)近5年總回報(股價+股息)
過去多年,納斯達克指數一直跑贏標普指數幾條街,去年就時移世易,標普指數略勝納指,以相關的ETF(SPY)為例,連同股息在內的一年回報有31%,比追蹤納指的ETF(QQQ),總回報的29%為佳。這反映什麼現象?當然就是傳統企業跑贏了科技公司。 閣下如果手上持有多隻科技股,為咗減低震盪,是否要考慮減磅,送走一些質素一般或短線投資的科技股?
圖: 標普指數ETF(SPY)及納指ETF(QQQ)近1年總回報(股價+股息)
2. 金融科技反轉傳統,加密貨幣走入主流
加密貨類冒起, 雖然資產價格仍然大起大落,不過越來越多金融機構甚至銀行接受了加密幣作為交易或投資的工具,令到這類新冒起的金融科技,認受性越來越大,外國的主要財經刊物日日有討論,這個轉變在2021年更為明顯。
據市場估計,加密幣市場(資產值)去年漲大了差不多三倍。除了兩大主流:彼特幣Bitcoin及以太幣Ethereum,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加密幣都有捧場客。而Bitcoin更被容易為數碼黃金,搶佔不少黃金投資的市場。即使通脹升溫,黃金的保值功能都失色,去年金價不升反跌。
美股市場其實有一眾的加密幣相關ETF及投資工具排緊隊想上市,只是礙於監管機構仲未開綠燈,所以大家並未察覺得到。
大家管理投資組合的時候,打算作未來十年、廿年部署時,會否唸唸加入這個大潮流?即使不考慮直接投資加密幣,也可以用一個開放態度,研究一些積極開拓加密幣業務的企業,踏上順風車。不過,要有冒風險的準備。
3. 通脹升溫主題飄忽
各地經濟慢慢走出疫情的陰霾,需求突然急升,無論在物資供應或人手供應方面都出現了樽頸地帶,推動食品、日常生活開支越來越貴, 而在通脹升溫下,加息已經無可避免, 投資市場的板塊不斷移動,新經濟股回軟,傳統經濟敏感度高的股份如銀行、資源行業再次抬頭。另外,通脹掛勾的債券多咗人問津,
不過隨著物資供應或者人手供應的樽頸問題有所舒緩,通脹主題會否繼續成為焦點?大家投資時要留意一下,唔好太易隨波逐流。
4. 小股民的威力越來越大 炒起小型股
Meme Stock 是去年大熱的名字。有些平時不起眼的股票,在社交網絡成為熱話之後,好容易被人舞高弄低。原因之一就是在免佣經紀服務興起,美股買賣成本越來越平,入場費越來越低,培養了一大批的小散戶,不時集體行動,推高了個別不顯眼、細細隻股票的股價,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足以跟投資大戶的對沖基金做對決。
這類被社交媒體捧紅的股份,投機味濃,大家想參與的話,有心理準備股價升得急、跌得快。
5. 步向後疫症時代
肺炎疫情打亂了整體世界的經濟發展,推動了新經濟的冒起,傳統的企業受打擊頗大。不過隨着疫情的影響慢慢減退,加上各地開始改變態度, 採用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令到經濟活動慢慢恢復過來,有人形容為進入後疫症時代。
後疫症時代不代表疫症消失了,而是大家如何相處並存,這時投資市場又會因為消息時好時壞,忽上忽落,所以過份樂觀或者悲觀都不宜,投資宜放遠一點去研究。
結語
總括來說,2021年投資市場其實出現了不少轉變,而這些變化或有機會延續到新一年,改變了市場的遊戲規則,大家投資想審時度勢、掌握趨勢,最好留意市場的發展,調整自己的投資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