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22年,筆者個人組合內的股份都跌得唔少,早前賺到的升幅都一筆勾銷,面對股市的轉調,應該如何重張旗鼓?相信這也是不少小股民面對的問題。
筆者投資策略一向相對較為進取,所以持有的美股,都以科技及一些增長型的中小型公司為主。過去的表現都能跑贏大市,不過,自從通脹升溫,加息機會越來越大,似乎要在美股賺錢越來越有挑戰性。
美國Barron’s最近一篇文章,討論到加息的大趨勢下,應怎樣調整組合好,雜誌訪問了一些基金經理,或者都值得大家參考一下。
從近期美股投資氣氛,可以看到幾個現象,以及投資風向的轉變。
通脹升溫主題時冷時熱
近期歐美多個國家的通脹升幅顯著,其中的因素是疫情影響減退,市場需求出現報復性反彈,供應鍊出現樽頸地帶,以致人工、物資的價格急速上升。 隨着供應鍊的問題慢慢舒緩,未來通脹可能未有預期般嚴重,數據時高時低、時冷時熱令到股市的走勢較為波動、難以捉摸。
超大型藍籌吸引力減低
撇除通脹帶來的影響,投資市場開始對一些超大型科技公司,如蘋果(AAPL)、亞馬遜(AMZN)等巨企興趣減低,原因是這些公司業務發展逐漸成熟,增長動力或放慢,所以吸引力亦漸漸下降,部份基金經理把注意力轉到一些小型公司身上,2022年中小企或有機會抬頭。
未有賺錢的科技股遭嫌棄
2022年加息已經無可避免,這令到借錢投資的基金經理,在投資方面會更加有選擇性,部份更加話,已經厭倦了一些未有盈利貢獻、不斷燒銀紙奪取市場的科技公司。這個取向令到市場注意力去到價值投資身上。
商品股2022年得勢
通脹升溫,商品股如石油、金屬成為投資的主題,這個趨勢其實都已經出現了。大家看看油股的走勢便略知一二。
中國股市有機反彈
2021年中國股市是全球走勢較差地方,即使經濟仍然增長,但股市卻遠遠落後, 2022年中國可能成為少數走相反路線,不跟加息並可能放寬銀根的地方,所以股市的表現跟其他地區不同,有機會吸引一批搏反彈的投資者。
以上都市場上基金經理的看法,從股市的走勢來看,亦早已看到這些轉變。不過投資市場是一個看風使舵的地方,投資取向話變就變,所以大家無謂跟車太貼。
對筆者來說,雖然不少股份都要捱跌,始終投資策略都較長線,持有的股份質素也不差,所以投資取向是一動不如一靜,只會將個別一、兩隻表現一般的股份賣出,資金轉到增持組合其他長線睇好的股票身上。
(14/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