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真的很不明白,一隻股票明明在美國已經上咗市,有得買賣,依家要 “回歸” 香港上市,香港股民好像趨之若鶩,早前仲走去搶購新股,其實當中可能已經蝕底左。
近日傳出對沖基金炒濃股票,被人追孖展大斬倉,令到一眾的中概股大冧市,依家水落石出,知道上星期中概股離奇暴跌主要源頭,大家可以又再當之前沒有事發生過。
話說回來,講番中概股新股熱退潮的發展。
所謂中概股,就是一些在美國上市的中資概念股。由於種種不同的原因,例如政治的因素、會計問題,或者想接近祖國的懷抱,所以走來香港申請作第二上市。這些股份一日未申請撤銷請美國上市地位,一日都可以在美股買到,同一間公司,美股或港股,股價不應有太大的分別。
同樣貨品在不同市場售賣,兩個市場都可以自由買賣的話,這樣如果貨物價格在兩個市場有出入,醒目的消費者自然懂得去價格較低的地方執平貨。
美股和港股買賣中概股,何嘗不是一樣?今時今日兩個市場買賣方便,手續費在美股可以更便宜,如果股份在美國買會平一啲,為何仲要在香港排隊跟人搶?
另方面,筆者在阿里巴巴(9988)來港上市時都提過,一間公司已經在美國上市一段時間,估值一般都反映出來,加上一聽到話計劃來香港上市,有機會再被人炒高一輪,股價都唔會平得去邊,再賺錢的空間不會太大,當來到香港上市之後,好難預期第一天可以升到天花板。
仲有,閣下認購香港上市的新股的話,認購時新股尚未定價,要等到接近上市才計出來俾你,在這個真空期,倘若那邊廂的美股價格出現大波動,股價未上市就在美股大插水,香港上市可能第一天已跟跌。看著美股大跌,新股又未到手,或者仲要多等一天才可以沽出,咪話唔擔心😔。
當然不少中概股都是不錯的股份,當年很多質素好的中資股,一般較喜歡去美股而不是香港上市,因為美股市場大,買賣活躍,估值可以比香港高一些,同時話俾人知在美國上市,身份好似又唔同啲😌。高質的股份來港上市,也值得捧場,但唔使去搶購新股。
(1/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