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信報》一篇財經新聞,話 “89 %受訪者退休投資納入大灣區”,即時有多個疑問,調查是如何進行的?真的有這麼多人考慮投資大灣區?🤔
報章話:香港金融管理局有份合作成立的金融學院,發表一份題為「人口轉變及長期資產市場:香港的機遇及發展」的研究報告,引述調查數據指,受訪投資者認為「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大灣區和數碼化是未來爭取長期投資回報的重要機遇。
報告話當中,83%表示會在投資策略中考慮ESG因素,89%表示會將大灣區發展規劃納入投資策略。
兩個調查結果我都好有疑問,俾著我,就會持有相反睇法囉😏!
文章沒有進一步講解內容,筆者就來一個借題發揮吧。
退休投資點部署好?
先講投資大灣區,如果大灣區是包埋香港,香港人退休後繼續投資在自己地方,是順理成章。如果大灣區主要指大中華地方,特別是鄰近香港,就要唸唸。
退休後的收入主要來自積儲,便要找一個較穩定、波動較小的投資選擇,投資應分散。中國經濟增長放慢,加上仍是一個發展地方,政策話變就變,最怕走上日本之路,經濟迷失三十年,投資回報真的唔係好吸引,投資事倍功半。
退休後投資最好把大部份的錢放入一啲穩健的工具,提供穩定現金流,如收息、年金的收入等。小部份可以爭取好一些回報,即使蝕了都唔會太入肉,即股票、基金等,還要找一些升多過跌的地區股市。過去十年港股都好似唔太郁。
ESG股真的吸引嗎?
第二部份ESG,這是投資潮語,筆者本想同大家分析,但總不知如何精簡地入手。在香港,個人對香港的ESG “不” 感到興趣。
ESG是環境、社會及管治英文簡稱,這是香港上市公司最弱的一環。ESG公司要做到有社會責任、環境保護,以及公司管理層有質素、信得過。綜合這些準則挑選公司來投資,做一個負責任的社會公民。
我曾看過乎合ESG準則的香港上市公司,看了名單大部份真的不敢苟同,或者大家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真的要做多一啲功課。
ESG話題實在很大,有機會日後跟大家詳細討論。
綜合來說,退休投資要揀一啲穩健、慢慢增長,可以安心的投資工具。以上調查結果真的唔太明白。詳情真的要再找份報告細心閱讀先可以體驗出來。
(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