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熱潮一浪接一浪,繼網易後(9999),另一隻大型中資科網股京東(9618)都開始招股,反應更加熱烈,其他的中概股亦排緊隊來港上市,可以預料,香港的股民將會忙個不停,不過,想提一提大家,唔好以為買新股好易賺錢,買新股亦有風險,想安心賺錢,最緊要識得揀、有策略。
今次把文章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整體投資新股的情況,第二簡略評論從美國來港作第二上市的中概股的投資。
筆者一向對新股興趣只是一般,原因新股沒有往跡可尋,大股東是否信得過,公司做得好唔好,都要時間去印證,而招股書內所列舉的營運數據,添加了不少人造色素,所以只可以作為參考,不要太認真。
不過,如果新上市的公司早已經做出成績、有成功的故事可以令大家憧憬,或在行業有相當的江湖地位,哪或會湊熱鬧。
搏弈的遊戲
申請上市,對一間公司有不少的吸引的地方,可以打響知名度、上了市又可以賣壳(把上市地位賣給人家),更重要是可以多一個集資拓展業務的渠道,而大股東又有套現(退市)的機會。所以公司上市有宏大的目的,也有立心不良的。我們認購新股,都要打醒精神,可能是參與一個搏弈的遊戲。
散戶投資新股,很多都抱有投機賺快錢的心態,所以一時間有幾隻新股首日掛牌股價大升,好容易吸引一批炒新股的投機客,而由於新股的風險一般又較高,投資新股持短線的比較好,待公司上市一段日子,業績有交待,才加入長線投資組合之內會比較適合。
圖1 近一個月新股上市情況
*現價指8/6/2020收市價
想在新股市場分一杯羹,以下的情況值得注意:
1. 股票的質素,是否有賣點?
2. 公司集資的目的,是拓展業務,還是散貨。
3. 留意市場氣氛,新股的認購/供求情況。
4. 基金大戶的認購反應。
5. 新股的訂價是否合理,太高會令掛牌首日上升空間大減。
有些類型的新股,還是小沾為妙:
1. 規模比較小的企業,這類股份的股價容易被操控。
2. 上市時大部份發售舊股,反映上市目的主要幫大股東套現。
3. 幫公司上市的保薦人,背景/紀錄不太好。
4. 業務見頂公司,上市只想跟小股東分擔風險。
當然,對一般新手,未必容易分辨出來,所以有時間,看多點招股書,特別是關於投資風險的一欄。同時,知名度不大的小型公司可免則免。不少的投資大戶,即基金公司,一般不會買新上市公司。
新股認購策略
新股市場太熾熱的話,可能成功認購機會很低,筆者一般考慮用孖展,特別是孖展息率低的話,好似近期的新股,銀行最低的孖展認購費,一口價只是50多元,這時可以考慮一下。用現金大額認購,會把現金鎖死,或期間失去其他的投資機會。
不過要指出,一些股評人或媒體可能講到天上有地下無,不斷建議買入。認購時最好等一等,待認購情況有頗大的超額倍數(至少數以十倍計)才用孖展入市申請未遲,因為一些投資大戶,可能因為反應未及預期,認購後紛紛抽飛(取消認購),我們太早用孖展最終可能接到成手蟹貨🦀,筆者一般等到第三天才會行動。
中概股投資回報空間較窄
話得說回來,最近掀起的中概股回歸熱潮,大家最好不要對回報有太高期望,以為可以有很大的升幅,而出盡老本來認購。原因是這類的股票在美國其實已經上市了,股價表現給大家幻想空間打了折扣(至少給所謂專家大吹突吹少一個藉口)。 兼且近期股份在美國升了不少,大升空間未必有太大的意外。以網易(NTES)及京東(JD)為例,股價創了歷史新高。
圖2 京東(JD)及網易(NTES)今年以來表現
看看阿里巴巴(9988)去年11月香港第二上市會否有些啟示?首日股價造好,較招股價176元只是高6%, 上市至今升了21%。
大家對回歸的中概股有興趣的話,不妨先看看美股市場對這類股份的研究和分析。
結語
新股的投資比一般股份的風險會比較高,因為這類股份沒有往跡可尋,或當初只是炒概念,所以新股市場投機味道會較濃,大家入市時要做好準備,短線比長線或會較適合,想在公司早期入市長揸,哪最好分段進行,待公司交出成績才一步步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