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股拖累下,美股近期跌多過升,不過,並不是所有股份都咁差,有幾個行業做得比較好,包括能源及金融類股份,年初以來,分別上升左30%及13%。所以話如果能夠捕捉市場趨勢,留意一些強勢股,賺錢機會亦都高一啲。
筆者過往文章介紹過懶人投資方法,其中選股的準則,就是從大環境出發,揀一個有潛質的行業,從中挑選佢哋嘅龍頭企業來投資。呢個方法對懶人及新手,是比較容易掌握。
不過今次唔係教大家選股方法,而係去到基本步,認識股票的分類。這是最基本又重要的一步,否則去到一啲網站篩選器,都唔知如何埋手及篩選股份。
認識標普指數分類
今次就由標普500指數分類方法講起。標普的行業分類,將上市公司主要業務劃分為11個產業(Sectors)、24個行業(Industries)。這個分類方法由標準普爾及MSC I資本國際共同建立的,也被稱為全球行業分類標準(GICS)。另一個世界廣泛應用的分類標準是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Benchmark (ICB)。後者暫不作介紹。
標普採用的GICS分類方法,劃分了11個產業包括:
1. 資訊科技(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包括互聯網公司、電腦、微型處理器以及操作系統等都包括在內。換言之,無論是軟件公司、硬件公司、半導體公司或技術應用服務商,都屬於這個行業。
2. 健康護理( Health Care)
包括醫藥供應商、藥廠,以及以改善人體及精神健康的操作及服務公司。
3. 金融業( Financials)
包括所有參與財務、投資,以及一些涉及錢銀流轉和存款的企業。換言之,銀行、信用卡公司、保險公司,以及投資房地產按揭的房地產信托基金(REITs)也包括在內。
這個行業相對較為穩定,成熟,大家認識的公司包括高盛(GS)、美國銀行(BAC)、,還有畢菲特旗下的巴郡(BRK.B, BRK.A)。
4. 非必需消費品行業(Consumer Discretionary)
這個類別可能最多人摸不著頭腦。這類消費品屬於非必要,冇都可以生存到😅,好多屬於奢侈品,例如汽車、珠寶、運動用品、電子產品,一些奢侈服務包括旅遊、酒店、高級餐廳用餐等,都包含在內,行業表表者包括Starbucks(SBUX)、Amazon(AMZN)、Nike(NKE)等。
5.通訊服務( Communication Services)
凡提供服務,把人與人聯繫起來的公司,都列入這個類別,例如互聯網供應商、手機服務供應商,以及媒體、娛樂等等相關的企業,當中代表有Alphabet(GOOGL)Netflix(NFLX)、迪士尼(DIS)、 Facebook(FB)等等。
6. 工業(Industrials)
一系列的公司由航天、鐵路,軍備製造都包括在內,範圍非常廣泛,這個類別有14個行業,最大的就是航空、國防、 建造及飛機工程。大家熟悉的包括FedEx (FDX)以及波音公司(BA)、通用公司(GE)。
7. 必需消費品(Consumer Staples)
提供生活必須用品的公司,包括食品、飲品、家居產品、個人用品。這個行業一般都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大家熟悉的企業,包括Walmart(WMT)、Procter & Gamble(PG)、可樂公司(KO)等。
8. 能源(Energy)
能源公司包括石油、燃氣企業等。換言之石油開採,以及提供原料、提煉及設備生產公司都包括在內。近期升得最多的有埃克森美孚(XOM)和雪佛龍(CVX)。
9. 公用事業(Utilities)
提供電力、水、煤氣等的供應商及分銷商都屬於這個行業。
10. 房地產公司(Real Estate),
應不用多作介紹,當中包括房地產公司、房地產信托基金(REITs)、酒店、倉庫公司。
11. 原材料( Materials)
提供原材料, 包括採礦公司例如黃金、銅業及林務等公司。
每一個行業都有本身的獨特個性,有一些是經濟周期比較敏感的,如能源業、原材料及金融業,經濟好股票升得多,經濟差股價就會連年下跌,另外亦有新冒起的,例如資訊科技業,發展空間闊,容易找到十倍股。 大家如果能細心認識這些行業特性,選股的勝算機會就會高一啲。
另方面,了解這些分類,大家上網利用免費工具去篩選股票,自然容易好多。
除此之外,大家如果想知道最近邊個行業當旺,可以去到這個網站研究一下,便可以看到短中長期的表現,按一下月份或年期,便可以排列高低。